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

经济社会

经济社会

发布日期:2025-07-24 14:50    

2024年,保山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认真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、市政府工作要求,深入实施“3815”发展战略,扎实推进系列三年行动,全力以赴打好“八大突围战”,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,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。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1.91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2.6%。其中,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91.94亿元,同比增长2.7%;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13.39亿元,同比下降0.1%;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76.57亿元,同比增长4.4%。

——农业生产形势良好,特色产业质效提升

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做优做强高原特色农业,农业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。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7.54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2.7%。其中,种植业产值227.88亿元,增长5.5%;林业产值52.01亿元,增长6%;畜牧业产值130.03亿元,下降3.3%;渔业产值6.83亿元,增长5.9%;农林牧渔服务业10.80亿元,增长6.3%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96.11亿元,增长2.7%。

粮食产量再创新高。全年粮食总产量151.60万吨,比上年增加1.35万吨,增长0.9%。其中,夏粮产量25.97万吨,增长0.95%;秋粮产量125.63万吨,增长0.88%。

特色农业发展质效提升。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83.85万亩,增长3.7%,实现产量127.7万吨,增长5.1%;茶叶产量7.5万吨,增长8.8%;水果产量53.1万吨,增长6.2%。

畜牧业生产继续回调。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42.29万吨,下降5.5%。其中,猪肉产量35.02万吨,下降6.4%;禽肉产量3.09万吨,增长4.3%;牛肉产量3.05万吨,下降2%;羊肉产量1.13万吨,下降9.3%;禽蛋产量1.26万吨,增长1.6%。年末生猪出栏308.05万头,下降8.3%,年末生猪存栏262.74万头,下降8.9%。

——工业经济企稳回升,制造业降幅收窄明显

全力打好工业突围仗,积极开展助企纾困,努力推进重点产业延链补链、企业培育等工作,工业生产总体平稳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.7%。

从门类看,采矿业增长11.7%,制造业下降12.4%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.9%。从经济类型看,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3.2%,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2.6%,私营企业下降8.9%。

传统产业中的,烟草制品,非金属矿物制品,电力、热力生产和供应,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分别增长13.4%、11.5%、16.3%和11.9%。酒、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7.4%,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11.2%,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0.6%,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6.2%,文教工美制造业下降近1倍。

从主要产品产量看,工业硅30万吨,增长2.6%;单晶硅4.80万吨,下降41.18%;多晶硅17.42吨,增长1.39倍;中成药0.45万吨,下降7.2%;成品糖10.24万吨,下降15.2%;精制茶3.43万吨,下降17.7%。

——固定资产投资扭负为正,投资结构持续优化

大抓产业发展、大抓项目投资、着力扩大有效投资,投资结构持续优化。2024年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.9%,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增长80.3%,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.8%,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.6%。

从投资结构看,产业投资增长26.8%,占全部投资比重达57.6%,较上年同期提高10.4个百分点;民间投资增长30.4%,占全部投资比重达48.8%,较上年同期提高9.9个百分点。

分重点行业看,数字经济投资增长50.8%,农业投资增长83.4%,水利投资增长56.4%,教育投资增长30.8%,能源以外工业投资增长20.8%,商贸物流投资增长11.9%,旅游业投资下降13.9%,能源工业投资下降14.6%,生态保护投资下降25.4%,城镇基础投资下降27.1%,交通投资下降9.3%,卫生投资下降33.7%,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7.8%。

——市场规模稳步扩大,消费活力持续释放

着力扩大有效需求,积极推动“两新”政策落实落细,社会消费保持活力,乡村消费加快发展,消费结构持续优化。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77.15亿元,同比增长2%。限上单位中,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额下降7.7%。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7%。可穿戴智能设备、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增长34.8%。

按经营单位所在地看,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71.79亿元,增长2%,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5.36亿元,增长1.8%。

按消费类型看,商品零售490.75亿元,增长1.3%,餐饮收入86.40亿元,增长6%。

从商品销售类别看:重点商品“13增8降”。重点监测的21大类限额以上企业(单位)中,粮油、食品类增长16.2%,烟酒类增长12.2%,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.9%,中西药品类增长6.6%,通讯器材类增长32.1%,日用品类下降0.4%,饮料类下降0.7%,汽车类下降11.6%。

——财政收入持续好转,财政支出保持增长

2024年,财政运行总体平稳,民生支出力度加大,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得到有力保障。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0.22亿元,下降13.4%。全市税收收入完成36.15亿元,下降10.2%;非税收入完成24.07亿元,下降17.7%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53.84亿元,增长2.9%。其中: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1%,教育支出增长0.4%,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下降12.3%,卫生健康支出下降11.7%,科学技术支出下降7.8%,住房保障支出下降10.3%,节能环保支出下降16.5%。

——金融运行总体平稳,市场活力持续增强

金融业保持稳健态势,有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。2024年12月末,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532.14亿元,同比增长6.5%。其中:住户存款1134.34亿元,增长9%。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483.04亿元,同比增长4.3%。其中:短期贷款359.80亿元,下降0.6%;中长期贷款1109.02亿元,增长6.1%;固定资产贷款余额619.69亿元,增长6.3%。

——消费价格小幅下跌,物价水平保持稳定

2024年,全市物价水平保持平稳运行,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9.5%,同比下降0.5%。八大类价格呈现“四涨四降”,其中,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5.1%,医疗保健类上涨4.3%,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.1%,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.3%,居住类下降0.2%,食品烟酒类下降1%,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.2%,衣着类下降3.7%。

——城乡居民稳步增收,收入差距连续缩小

2024年,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37元,同比增长5.6%。其中: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033元,增长4.4%;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04元,增长7%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.41,比上年同期缩小0.05。

总的来看,2024年全市上下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,各项工作难中求成,经济保持增长,发展质量稳步提升。但也要看到,影响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,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,经济保持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增多。2025年是“三年大攻坚”的决胜之年,也是“十五五”规划谋篇之年,全市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,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和市两会精神,深入实施“3815”发展战略,扎实推进系列三年行动,持续发展壮大“三大经济”,全力以赴稳增长、强支撑、惠民生、守底线、提效能,推动经济实现质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全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保山篇章。

Baidu
map